提問 Q&A
在北京的學員詢問以下問題,我覺得很值得大家參考…
Caroline问:老师好近来有一个想法困扰我,特来请教您。
植物的形态很像一种人,就对这种人格的人有疗愈,象菊苣人格感受不到爱,这方面有缺失,为什么不用一种花心大的植物去弥补这个缺失,为什么要用菊苣没有花心的植物-菊苣?没有花心它的性格就是这样,再用到这样的缺失去療愈人格,不是缺失的更多吗?这种理解不知道对不对?
一般人会认为,缺什么就补什么,多了就减以平衡自己,没有勇气就去找能带给勇气的东西补,花精疗法的理论是什么就用什么,大地生的这种植物也是缺这个气质,不找互补的而找一样的來做療愈,这个原理是什么呢?
我的回答:
傳統的醫療,不管是西醫或者是中醫的治療,都是缺什麼物質就補充什麼生理物質,而太多或過度時,就想辦法將它們平衡或消除,所以西醫我們稱它為對抗療法,而中醫療法的理念,則稱為陰陽的平衡,和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統一。
而花精療法的療癒觀念,不是以這種彌補和平衡的觀念來運作,巴赫醫師當年發明花精療法時,受到同類療法“以同類治療同類”的理念影響很大,亦即“以引發同種病症的藥物來治療疾病”,那是一種類似“物極必反”的療癒觀念。所以藍紫色的菊科植物菊苣,沒有花心感受不到愛,雖然千方百計的向外在索取愛,但仍然感受不到溫暖。巴赫醫師將菊苣製成花精,協助這種人格特質的人發展其正向美德,讓他們能夠發現自己就是愛的根源,不再需要向外索取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