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學習資源 >

隨手筆記

關鍵字索引

是否需要不斷的使用花精?

是否需要一直使用花精來平衡情緒呢?還是覺察到自己的情緒,只要決心改變,就能夠跨越目前的課題?幾年前,我曾經和 Julian Barnard 討論這個問題,他説自己近年來已經很少使用花精,但偶而還是需要它們,最終討論結果似乎沒有確定的答案。

過去我一直認為,只要能夠保持內心的覺察,看著自己情緒的來來去去,倘若能夠不斷的修心,總有一天會找回真正的自己。近日我覺察到自己負面的「馬鞭草」和「冬青」情緒發作,臨睡前使用了這兩支花精,之後在睡夢中,看見自己的許多關節生成了很深的褥瘡,不斷的流膿流血⋯⋯。雖然自己已經教授巴赫花精多年,對於自身的情緒也經常能夠覺察,然而很多時候以為自己的問題已經跨越了,但在使用花精之後,才知道自己還在過程之中。

巴赫醫師曾經教導我們,如何走向自己的療癒之路?首先要領悟到自己內在的神性,具有克服一切困難的能力,了解疾病是因為心靈和心智產生衝突的結果,倘若我們能夠找到問題的根源,並且決心改變,就能夠走向自我療癒的道路。我個人的體會是,走向自我療癒的道路,只是過程的開始,倘若要達到真正的療癒,必須意念能夠轉化,心靈達到進化和提升,這也是巴赫醫師一直強調的,我們不要對抗缺點,而是要培養相對的正向美德。

所以巴赫花精不僅僅是用來平衡情緒和治病,同時也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人生課題,而其最終的療癒目標,則是在協助我們培養欠缺的美好德行。

bottom of page